7月20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公布《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》(简称《决定》)。《决定》指出,预计“十四五”期间我国人口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,2035年前后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,将对经济运行全领域、社会建设各环节、社会文化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。《决定》明确,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,并取消社会抚养费等制约措施,清理和废止相关处罚规定;到2025年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基本建立,服务管理制度基本完备,优生优育服务水平明显提高;到2035年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更加完善,服务管理机制运转高效,人口结构进一步改善。
今年5月31日,中央政治局做出决定实施三孩政策并配套实施生育支持的政策,以改善我国人口结构、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、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。消息一经发布就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。
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从10年前开始解冻。2011年11月,中国全面实施“双独二孩”政策;2013年12月,中国实施“单独二孩”政策;2015年10月,中国开始实施“全面二孩”政策。人口政策属于长期政策,但在二孩政策完全放开5年多后,中国就实施全面三孩政策,政策调整可谓时间短、力度大。安邦智库(anbound)的研究人员认为,这代表了中国生育政策上的一次急转弯,从过去的限制生育完全转向鼓励生育。
对于有14亿人口的中国来说,为什么如此急迫地调整生育政策?
根本原因还是中国在人口问题上面临严峻挑战。前段时间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,暴露了中国人口再生产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,最值得注意的有两个方面:
第一,中国的人口增长率不断走低,发展下去将使中国的人口再生产不可持续。
“七普”数据显示,至2020年11月1日,中国大陆人口共141178万人,比2010年(“六普”数据)增加7206万人,增长5.38%,年平均增长率为0.53%,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.57%下降0.04个百分点。数据表明,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,照此趋势,中国人口在不久之后将会出现负增长。
第二,中国的老龄化浪潮扑面而来,挑战极为严峻。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在进一步加深。
“七普”数据显示,与2010年相比,2020年中国0-14岁、15-59岁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.35个百分点、下降6.79个百分点、上升5.44个百分点。2020年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8.7%(约2.64亿人),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比13.5%(约1.9亿人)。中国老龄人群逐渐庞大,适龄劳动人口减少,将使未来中国的人口结构处于危险境地。
中国政府对三孩政策赋予了三项重任——改善人口结构、应对人口老龄化、保持人力资源禀赋优势。而这一切的基础,就是要多生孩子,提高生育率。
那么,“全面三孩”政策会显著刺激生育吗?
从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的效果来看,对三孩政策刺激生育的效果恐怕不可过于乐观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“全面两孩”政策实施后,2016年和2017年中国大陆出生人口分别为1786万人和1723万人,高于“十二五”时期年均出生1644万人的水平,因此,国家统计局认为,二孩政策“效果显著”。但这种看法并不全面。2016年、2017年的出生人口增加,有二孩政策放开后的叠加效应(即多个育龄阶段的夫妻集中生二胎)。但这一波热潮一过,每年出生人口数量迅速下降,2018年、2019年、2020年,中国大陆出生人口分别为1523万人、1465万人、1200万人,呈现明显下降趋势。
来源 | 国家统计局,制图 | 安邦智库(anbound)
客观来看,在新的背景下,出生人口数量减少、生育率下降并不能看成是生育放松政策的失败,因为随着经济水平提升和城市化程度提高,生育率持续下降是全世界的普遍规律。华盛顿大学教授沃尔塞特(stein emil vollset)的研究团队在英国著名医学杂志《刺针》(the lancet)发表最新论文,基于对全球195个国家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所做的分析,沃尔塞特预测,全球生育率将持续下降。数据显示,全球生育率在2017年已下降至2.4,该研究预测,这一数字在2100年会跌至低于1.7。该报告还预计,中国人口在2100年减半至7.32亿,跌至第3名,被印度和阿尔及利亚超越。
很多人会从经济角度看生育率降低,城市化带来的居住成本、生活成本、抚养成本、教育成本、医疗成本等增加,也会抑制人们的生育愿望。比如,在中国城市中背负的高昂住房成本,会使普通年轻人对生育孩子心生畏惧。
不过,经济因素只是影响生育率的原因之一,人口问题还是典型的社会问题,不能只从经济角度来看待。城市化、经济发展与社会变化带来的人的观念转变和选择增多,也是导致生育率下降的重要原因。比如,随着女性的教育程度逐渐提高,在工作场合开始受重视,使得很多女性选择少生孩子,而注重自身完善和生活质量。另外,更多有效的避孕方式也导致生育率下降。
从多方面来看,生育率下降实际上代表了一种社会进步。发达国家的生育率普遍都不高,与发展中国家形成了明显差异,就很典型地说明了生育率与社会进步的问题。
我们还反对一种在国内很流行的片面化的观点,即把提高生育率作为发展经济的工具和手段。这种看法认为,为了刺激消费,为了经济增长,就要多生孩子,就要增加人口。
我们认为,这种从纯经济需要的角度去理解和解释社会问题,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有毒理论。人口下降肯定对经济有负面影响,这是安邦早在1999年就讲过的问题。现在我们想强调的是问题的另外一个方面,那就是随着经济的繁荣,一个国家很难摆脱人口下降的阴影。
这个结论似乎为生育政策浇了凉水,但反映了社会事实。比如男人可以享受工作、享受生活,为什么受过教育、同样有工作能力的女人就不行?所以,造成家庭不愿意多要孩子,有很多的原因,不是单纯一两个问题。事实上,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,是在很多国家经过了实证的必然结果。要知道,世界上不少发达国家,为了鼓励国民多生孩子,不只是把生育权还给百姓,还提供了远比中国多得多的真金白银的刺激措施,但是,仍然无法扭转生育率走低的结果。
结 语
中国开始实施“全面三孩”政策,是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,调整中国的人口结构,使中国能持续保持人口资源优势,这是未来国力的重要基础。不过,从世界各国的发展实践来看,随着经济繁荣和城市化进程,生育率降低是一个难以轻易摆脱的世界性趋势。对这一点,中国的政策部门尤其需要关注。
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,侵权删
— the end —